第一篇:不斷成長的DALI

Oct 03 / 2014 下載PDF
  • DALI每隔幾年就會推出自家的測試片,目前已出到第三集,毫無疑問DALI的人是喜歡音樂的,否則無法選出這些讓人喜歡的錄音與歌曲。

  • 這是DALI的丹麥工廠,佔地18,500平方米,我2000年去時是這個樣子,2014年6月25日去時也是這個樣子。

  • 左上:雖然是工廠,但內部乾淨整潔,有極簡的北歐風格。右上: 辦公室一角,還是簡單樸素實用的設計。左下:架子上這些雜誌都是DALI有上廣告的雜誌,顯然推廣產品不遺餘力。右上:紅點就是有代理商或經銷商的地方。右下:台灣也釘了一個紅點,那就是極品。

  • 一進門的接待處跟我的印象一樣,沒有什麼改變,牆上貼著音樂家海報,顯示DALI跟音樂有密切關連。

  • 上:為何她們沒有椅子呢?難道工廠苛待員工嗎?非也!原來丹麥法律規定雇主要提供可以升降的辦公桌椅,讓員工工作時可以以各種高度工作。這二人當時把辦公桌調高,站著辦公。左下:這是DALI的聆聽室之一,在工廠內有三、四間聆聽室,我們聽過二間,這是其中一間比較大者。這間聆聽室跟我2000年去時差不多,沒什麼變化,不過聲音表現相當好,是經過仔細量測布置的。畫面中正在試聽新的Rubicon系列。右下:這是DALI自家設計的Gravity前級,電源要用鑰匙打開。

  • 左上:這是Gravity後級,電源一樣要用鑰匙打開。左下: 看到那二個大紙箱沒?那不是隨便擺的,而是經過量測,用來吸收低頻的。此外,窗簾後面還有紙箱與喇叭,這些都是吸音體。右:老實說這間聆聽室中所使用的器材都不是什麼最新最貴者,反而是相當普通的器材。不過他們也有如Classe這類頂級器材。您知道嗎?我去時用來播放的並不是Gravity,而是圖中這部便宜的NAD綜合擴大機C 375 BEE,而我聽到的音響效果卻讓我誤以為是Gravity前後級所發出,真是「太離譜」了。到底是我的聽覺有問題?還是Rubicon喇叭太好?或者NAD C 375 BEE是一部「不出世」的好產品?真該借一部在我家聽聽看。

Music is Our Objective,Technology the Means。音樂是目的,技術是手段。這句話是DALI的中心思想。您可不要以為DALI只是喊喊口號而已,事實上他們是真正有在推廣音樂,丹麥非常著名的樂團Lukas Graham Band 就是DALI的代言人 。此外,在DALI的官網上,您也可以看到有二欄關於藝人的內容:Music Room,Street Musicians。裡面介紹許多藝人,DALI也贊助他們一些活動,這些都是DALI與音樂的實際關連。


 

DALI,這家丹麥喇叭廠的全名是Danish Audiophile Loudspeaker Industrial。然而,很多人不知道1983年創廠時所用的名稱並非Danish Audiophile,而是Danish American。為何要稱為丹麥美國呢?這是因為當年創廠時,是跟美國Cerwin Vega喇叭廠合作的,所以名之。如果要從頭說DALI的歷史,那就要從前老闆Peter Lyngdorf說起。Lyngdorf是個音響迷,也是熱衷開發新產品的音響玩家,早在1976年他就經營音響器材進口生意,第二年創立Hi Fi Klubben(Hi Fi Club),其實這是一家音響店,沒想到經營得法,Hi Fi Klubben一直展店,一直到今天在北歐與荷蘭就有80家店。我在2000年第一次去採訪DALI時,他們告訴我已經有50家店,經過14年,多了30家,以音響行業而言,已經難能可貴,應該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音響連鎖店。

自己生產喇叭自己賣

由於自己店內對喇叭的需求很大,所以Lyngdorf乾脆自己設廠生產,除了供應自家連鎖店之外,還可賣給別人。多年下來,DALI的經營已經有很大的轉變。Peter Lyngdorf目前已經很少直接參與事物,只是股東而已。他曾另外開創Tact,後來也轉賣了,也曾投資NAD與Snell,目前則是Steinway Lyngdorf的創始者,以這個品牌去推廣他對的音響理想世界。什麼是他的理想音響世界?主動式喇叭、包括Room Correction、一體規劃,完整解決方案等等。

採訪過程中,提到Peter Lyngdorf,他們笑談以前很怕他來廠裡,因為他總是有很多點子會冒出來。一有新點子,他就要廠內的工程師馬上研發,往往打亂了原本的工作計畫。後來他們乾脆請Lyngdorf不要來工廠,好好在外面做他喜歡的研究工作,讓工廠能夠按照計畫生產。您知道嗎,以前DALI的第一對旗艦喇叭DALI 40就是Lyngdorf設計的。而DALI有一套要用鑰匙打開電源開關的Gravity前、後級也是他下令研發製造做為自家參考擴大機,只因為不滿意別人的擴大機。而以前的旗艦喇叭Skyline與Megaline也是他提出構想的。

充滿理想主義的旗艦產品

您知道嗎?Skyline喇叭看起來像是一個梯形從中剖開,變成一對喇叭,它的喇叭箱體是沒有背面的,也就是空的,那是Dipole設計,讓往前的聲波與往後的聲波結合一體,這種作法主要是想創造一個跟樂器發聲一樣的音場,當年的Skyline高音使用的是40吋長的鋁帶,中音與低音單體則是傳統錐盆單體。這條鋁帶的質量大約等於一個1吋高音單體振膜的質量,但是發聲面積卻有1吋高音單體的20倍。從這個角度去想,您就會瞭解為何DALI的高級型號喇叭至今都還堅持使用軟凸盆高音單體與鋁帶高音的混血設計。

老實說Skyline喇叭推出並不成功,因為當年音響迷無法接受這麼「前衛」的想法,所以很快就停產了,這次我去採訪,原廠提供的Timeline中甚至忘了提起Skyline系列。DALI另外有一型旗艦喇叭Megaline也是因為Peter Lyngdorf的奇想而推出的。這對喇叭只有二音路,但高度卻有231公分,而且分三個獨立箱體往上疊成。其中高音採用鋁帶(15×755mm,三條),另外就是12個中低音單體。第一代由於採用的中低音單體尺寸較大,體積實在太巨大了(第一代採用12個12吋中低音單體),所以後來改為中低音單體尺寸較小的第二代與第三代(第三代採用6.5吋中低音單體)。Megaline早已停產,但還列在官網上,這次我去工廠時,聽他們說倉庫還有三對,有興趣的人不妨趕緊跟此間代理商聯絡,看能否以特價買到這種巨大的喇叭。

鋁帶高音的做法深植腦中

由於Megaline喇叭太巨大了,一般音響迷不可能購買,只能拿來做為DALI研發實力的展現,所以雖然設計理念正確,產品傑出,但還是不得不停產,把重心轉往一般人負擔得起的樸素型號上。事實上,2002年推出的Euphonia系列算是他家箱體比較豪華的開端,而且採用鋁帶高音與軟凸盆高音混血設計,這樣的設計從2002年一直延伸到現在都沒有改變,只是箱體製造越來越漂亮,而且單體也慢慢改為自己廠裡製造,2012年推出的Epicon系列可說把箱體的美發揮到極致,而2014年推出的Rubicon系列更是把Epicon的技術精華通通融入其中,包括單體也採用他家專利的SMC(Soft Magnetic Compound)軟磁複合材料。讓人驚奇的是,Rubicon系列的訂價卻出奇的低,現任CEO Lars Worre說Rubicon系列的訂價只有別家同級產品的60%,任何人只要一聽就無法回頭了,這也是名為Rubicon的原因。

時間過得真快啊!從2000年我第一次去採訪,到2014年6月25日我二度造訪,當年負責帶領我參觀工廠的生產部經理Lars Worre已經升任CEO,而DALI的規模與營業額也都擴大了。2000年我去時工廠只有目前DALI本廠,佔地18,500平方米,2009年DALI於寧波成立直屬工廠,佔地6,000平方米。寧波工廠由丹麥母廠派人設置管理,除了用本地人之外,其他一切管理跟丹麥一樣。寧波廠只生產最低階產品,其他絕大部分產品都在丹麥母廠生產。

逐年成長

而從1983年創立迄今,這麼多年來,只有2008年金融危機時營業額下降15%,其他每年都緩步成長。目前一年生產240,000支(不是一對,因為有些是超低音,有些是中聲道)喇叭,行銷65個國家,其中丹麥本國銷售約佔9%,其他91%外銷。在辦公室內有一幅DALI全世界代理商地圖,上面標示密密麻麻,北美加拿大尚未打入市場,

美國有二個經銷商,墨西哥也有一個經銷商。而歐洲經銷商最多,光是DALI自己相關所屬的Hi Fi Klubben連鎖店在北歐與荷蘭就共有80家店。DALI母廠目前有165人,其中14人為研發工程師,這樣大規模的喇叭廠真的少見。

音樂是目的

Music is Our Objective – Technology the Means。音樂是目的,技術是手段。這句話是DALI的中心思想。您可不要以為DALI只是喊喊口號而已,事實上他們是真正有在推廣音樂,丹麥非常著名的樂團Lukas Graham Band 就是DALI的代言人 。此外,在DALI的官網上,您也可以看到有二欄關於藝人的內容:Music Room,Street Musicians。裡面介紹許多藝人,DALI也贊助他們一些活動,這些都是DALI與音樂的實際關連。放眼世界上的Hi End音響廠商,有這樣做的還真少。此外,DALI每隔幾年也會推出自家的測試片,目前已經出到第三集。從他們所選的音樂內容來看,毫無疑問DALI的人是喜歡音樂的,否則無法選出這些讓人喜歡的錄音與歌曲。

第二篇:SMC軟磁複合材料的秘密

Oct 03 / 2014 下載PDF
  • 喇叭單體的磁鐵總成(Motor)剖面圖示,從圖中可以看到要讓喇叭振膜做往復運動,必須有磁鐵、中央的極片(Pole Piece),以及上下二片金屬板。而音圈就放在磁鐵與極片之間的空隙中,也就是所謂的磁隙。

  • 這是喇叭單體的磁鐵總成圖。一般喇叭磁鐵都做成圓餅型,磁鐵中心會開孔,以便容納原筒狀的磁極,音圈則環繞在磁極四周。藉著音圈接收到輸入的交流電流(音樂訊號),使得電流與磁場產生作用。音圈隨著電流方向的改變而往前或往後運動,讓與音圈相連的振膜驅動空氣,產生讓我們耳朵聽到的聲波。

  • 圖示就是以一個金屬法拉第環把喇叭單體磁極套起來,從而解決了許多問題。

  • 左上圖:中是喇叭單體的圓餅型磁鐵。左下圖:04. 這是音圈。右上圖:這就是SMC軟磁複合物,其實那就是把鐵粉的分子鍍上一層鎂。右下圖:這是與金屬板黏合的SMC極片(中央那個黑圓筒狀物)。旁邊是極片與法拉第環。

  • 左上:這是磁鐵總成的解剖。您可以清楚的看到磁鐵是夾在上下二片金屬板之間,中央黑色的圓筒狀物就是用SMC製成的磁極(Pole Piece)。 左上二:這是法拉第環。請注意看環上開了二道縫隙。 左上三:用法拉第環把磁極套起來。 右上:再把磁鐵放上去,這個磁鐵總成就有磁場了。 左下:音圈就是要放在磁極與磁鐵之間的磁隙中。 右下:這是DALI單體的磁鐵總成剖面圖,您可清楚看到當您把音圈放入磁隙中時,如果音圈二頭的線沒有相接觸,此時磁隙沒有阻力,音圈會馬上掉入磁隙中。反之,如果您把音圈二頭的線相接,此時磁隙中就會產生磁力,讓音圈慢慢的沈入磁隙中。

  • 這是DALI低音單體的三階失真圖。用了SMC磁極以及開二條縫隙的DALI法拉第環之後,三階失真可以達到最低程度。

  • 這三組圖顯示的是一般非SMC磁極所產生的磁滯現象,圖中B曲線與H曲線一個在左,一個在右,無法連在一起,這就是磁滯現象。事實上當電流(音樂訊號可以視為交流電型態)改變方向時,B曲線跟H曲線要同步變化才行。圖中以SMC做成極片的喇叭就能夠讓B曲線與H曲線同步變化。或許您要問什麼是B曲線與H曲線?B曲線是磁鐵總成中材料本身所產生的淨磁場,而H曲線則是外部所施加的磁場除以真空滲透率(Permeabilityof Vacuum)。到底這是什麼東西?老實說我也不懂。

  • 這個圖顯示了法拉第環的作用。當音圈往前運動時,音圈中的電感量會增加;而當音圈往後運動時,電感量則會降低。由於音圈中的電感量理論上必須保持恆定,如此一來單體的阻抗才不會產生劇烈變化,阻抗曲線與相位曲線材會比較平整。當磁極套上DALI特製的法拉第環時,音圈的往復運動不會造成電感量的上升或下降,此時喇叭單體的阻抗曲線與相位曲線就會趨近平坦。

DALI SMC 軟磁複合材料的秘密

SMC(Soft Magnetic Compound),我們稱之為軟磁複合材料,這是DALI從Epicon系列開始使用在自家喇叭單體上的新技術,目前為止我也只看到他家有採用這樣的材料來製造喇叭單體。因為採用SMC,使得DALI的喇叭單體特性往前躍進一大步,解決了喇叭單體最難克服的幾個問題。以下我將詳細的為大家說明SMC為喇叭單體所帶來的好處。事實上DALI喇叭的改良不僅是採用SMC而已,另外還在圓筒狀磁極(Pole Piece,極片)上加裝了一個開縫的銅或鋁製套筒,這個套筒的做法別家喇叭廠早已推出,也就是俗稱的法拉第環(Faraday Ring)。不過DALI更進一步改良,使得這個套環的效果更佳。

什麼是軟磁複合物?

所謂軟磁,其實就是把鐵粉分子表面鍍上一層非常薄的鎂複合物,讓鐵分子能夠對電子絕緣,把渦流鎖在每個分子裡面,同時也降低了能量的損失。這種材料並不是現在才開發出來,而是已經存在20年以上,廣泛用在馬達或其他線圈、磁性應用領域上。只是,我在過去20年中從來沒聽過哪家喇叭單體廠採用軟磁複合物來製造喇叭單體。或許,有喇叭廠早已用了,但秘而不宣也未定,不過公開談論這種材料應用的,就我所知DALI是第一家。

磁滯現象

在以鐵製成的磁極中,導磁跟退磁是無法同步產生的,也就是說,當電流進入喇叭單體時,磁鐵會馬上導磁產生磁力切割,推動振膜運動。而當電流變化方向時(進入單體的音樂訊號是交流電型態),磁極卻無法馬上退磁又恢復導磁。於是當音樂訊號瞬息萬變的出現時,就會因為無法立刻導磁與退磁,而產生了磁滯現象,通常退磁過程慢於導磁過程,這使得喇叭單體的音圈無法隨著音樂同步運動,也就是產生失真。換句話說,磁滯現象會在音圈裡產生不必要的阻抗,導致音圈的運動失真。或許您要問,為何以鐵製成的磁極就會有磁滯現象呢?因為鐵這種材料不僅導磁,也導電,所以會產生導磁跟退磁無法同步的問題。而SMC這種材料的特性就是導磁率很高,但導電率很低,通常只有一般鐵材的萬分之一導電率。就是因為幾乎沒有導電率,所以也就不會產生磁滯現象。

Current Linearity電流線性

另外還有個問題要解決,在傳統鐵製磁極系統中,電流進入音圈之後,會因為磁極(Pole Piece)會導電的關係,而使音圈磁隙內的磁束產生調變,而所謂「調變」就是失真,使得音圈無法在理想環境中工作。如果極片改為採用SMC,磁束調變的問題就可以大幅降低。

Inductance Linearization電感線性化

當音圈在磁隙中做往復運動時,往前時電感量會增加,往後時電感量會降低,由於電感量的不斷改變(非線性),使得喇叭單體阻抗隨著頻率高低變化很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要在極片上套一個銅套筒或鋁套筒,並且要在套筒上開縫隙,如此一來可以讓電感量更線性,這個金屬套筒俗稱法拉第環(Faraday Ring)。為何稱為法拉第環呢?因為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Michael Faraday是最早提出電磁學的科學家,而線圈與磁鐵的相互作用就是電磁學領域裡的應用,所以稱這個套子為法拉第環。當電感量在往復運動時能夠維持穩定的量,阻抗變化就不會那麼劇烈。當阻抗變化沒那麼劇烈時,喇叭對擴大機就變得很友善,擴大機可以很輕易的驅動喇叭。

綜合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DALI喇叭單體有二項獨特的設計,一個是開了二條縫隙的法拉第環,另一個則是以SMC來製造磁極。以SMC材料製造磁極,可以去除音圈的磁滯現象,還可以讓磁隙裡的磁束不會被調變,降低了失真、染色。而開了縫隙的法拉第環可以讓音圈在做前後往復運動時維持穩定的電感量,使得喇叭單體的阻抗曲線不至於變化急遽。這些好處最後導致了DALI單體的三階失真遠比其他喇叭單體還低。

第三篇:喇叭單體的設計與製造

Oct 03 / 2014 下載PDF
  • 喇叭單體各零件所有的接合都靠黏膠,黏膠的品質、施加量、作工細膩精確程度都會影響喇叭單體的性能。

  • 左上:工作人員正在把音圈跟振膜結合。右上:已經組裝好的SMC磁極與法拉第環。左下:喇叭單體所使用的磁鐵與上下金屬固定片。中下:已經組裝完整的磁鐵總成。右下:已經組裝完成的振膜、音圈、懸邊。

  • 左上:喇叭單體組裝部門一角。中上:架子上都是已經完成的喇叭單體。右上:DALI的喇叭單體外觀真漂亮,不愧是丹麥製造。左下:連喇叭單體製具都這麼漂亮這麼乾淨,從小處就可知道丹麥為何能夠製造出高級音響。右下:這是喇叭單體充磁機。

  • 44. 每一個單體完成之後都要做測試, 一個都不能放過。 45. 單體測試的曲線。 46. 這個單體已經通過最後測試。 47. DALI的軟凸盆高音單體,我去的 時候沒有排定生產,所以沒看到生 產過程。說不定這是協力廠商供應 的?

  • 左上:DALI現任CEO Lars Worre正在跟我們講解他家喇叭單體的優點。右上:Lars Worre跟我們強調,DALI喇叭因為擴散角。右上二:度大,所以不需要向內Toe In角度,這樣可以讓皇帝位Sweet Spot區域擴大。右上三:如果DALI喇叭向內投射,結果將導致皇帝位區域大幅縮小,圖中虛線框起來的區域就是皇帝位。右中:負責技術的Direct Innvation Kim Kristiansen向我們講解喇叭單體磁力系統。左下:圖中是DALI喇叭與一般喇叭阻抗響應與相位響應的比較。左邊是DALI的,右邊是一般喇叭的;上方是阻抗響應,下方是相位響應。DALI喇叭的峰值都出現在50Hz以下,對聆聽音樂的負面影響較小,擴大機容易驅動。而其他喇叭的峰值則出現在50Hz以上,對擴大機的驅動會很不友善。右下:這是DALI著名的木纖單體,他家比較高級的系列都採用這種反應快速的單體,也是外觀辨識率最高的單體之一。

  • 左:DALI這種特殊的木纖、紙纖振膜是請德國Dr. Kurt Muller製造的,這家德國公司非常著名,成立於1934年,總部設在杜塞朵夫附近的Krefeld。除了德國工廠之外,在英國蘇格蘭High Wycombe還有一個工廠,德國的工廠專門製造10吋以內的紙錐盆,英國工廠專門生產10吋以上紙錐盆,Tannoy的12吋、15吋紙盆就是請他家生產的。紙錐盆只是他家一種產品而已,其他包括陶瓷錐盆、金屬錐盆、三明治式錐盆、塑料錐盆、纖維錐盆通通都有,許多著名公司的單體都是向這家公司買錐盆。右上:這是木纖振膜的背面。右下:這是DAL低音單體的背面,框架是鋁合金製造,做成細細的是要避免影響背波。可不要看框架細細的,卻是非常堅固。背面可以清楚看到這是給Epicon系列用的6.5吋低音單體,確確實實打著DALI製造。

  • 左:DALI低音單體的側面,圖中可以看到用了二層磁鐵,增加磁力。中:DALI的單體有二項機密,一項是SMC(Soft Magnetic Compound)軟磁複合物,另一項就是去除渦流讓電感量維持最低而且線性的磁極套子,稱為法拉第環(Faraday Ring),套子有銅製與與鋁製二種。右:12. 許多人誤以為SMC軟磁混合物是用在磁鐵上,其實不是,SMC軟質複合物是用來製造磁鐵總成中的磁極(Pole Piece),用來取代原本以鐵材製造的磁極。圖中看到的銅色套子(法拉第環)就是套在圖中圓筒狀的磁極上,那磁極改用SMC材料製造,把單體的性能提升非常多。用SMC材料製造,把單體的性能提升非常多。

  • 上:CEO Las Worre上過第一堂課,第二堂課由負責單體製造的Jan帶領我們參觀DALI單體製造處,跟我們說明單體是如何製造的。目前DALI自己生產的單體只用在Epicon與Rubicon系列上,括鋁帶高音單體,其他系列還是採用跟他廠合作的單體。左下: DALI喇叭的音圈繞了四層,十分整齊。右下:彈波是喇叭單體非常重要的一環,負責控制振膜的振動與停止。

  • 左:音圈筒的材料必須因應不同的喇叭單體需求而改變,有時是金屬,有時是非金屬。為何要用不同材料呢?因為不同材料對於磁隙內磁場的感應狀態不同,有的阻尼比較高,有的阻尼比 較低。如果您把音圈那二條線連接,把音圈放入磁鐵磁隙,就會發現不同材料的音圈筒在磁隙中下降的速度與阻尼感覺不同,這就是其中奧妙之一。中:音圈就在那麼小的縫隙中運動。右: 這是工作檯之一,這部機器主要是用來上膠。喇叭單體由內到外,通通是用不同的膠去黏著固定的,不同部位要用不同的膠,而且膠的塗佈均勻性與份量都非常精確,多一點都不行。上膠的過程不是用人工,而是機器,人只是控制機器而已。

  • 左上:這個精密磅秤就是用來量測上膠的份量,精度要求達到小數點以下二位數,單位是克,簡直就跟唱頭針壓器一樣靈敏。中上:這種膠乾了之後變成橡皮筋一樣,可以拉起來,即使放手,也能撐住鋁框架,不會斷掉。右上:這又是一項秘密,由於膠必須用空氣壓力來擠出來,如果用一般空氣,空氣內含有水氣,這種膠碰到水氣會很快硬化,所以不能用一般空氣來壓縮膠,必須用Nitrogen氮氣。左下:這個框架有二個地方要上膠,一個是上方的大圈,另一個是下方的小圈,這二圈要用不同的膠。您看,想要做好一個單體,真是處處皆學問。中下:這個機械手臂一套要價3萬多歐元,用來上膠。唯有用精密的機器,才能精確控制膠的份量與均勻程度。右下:Jan為我們示範機器臂上膠的過程,圖中可以看到二個上膠針口,一支塗佈外圈,另一支塗佈內圈。

  • 左上:內圈的膠已經上好了,機器正在上外圈的膠。右上:這是DALI自己生產的鋁帶超高音單體。DALI著名的鋁帶(超)高音與軟凸盆高音單體模組也是在這裡組裝。資深音響迷應該還記得,以前DALI的旗艦喇叭就是Skyline與Megaline,這二型喇叭都使用非常長的鋁帶單體,所以DALI在製造鋁帶單體方面早已駕輕就熟。左下:這是鋁帶,也就是發聲的振膜,鋁帶後方還有磁鐵。右下:DALI的鋁帶高音。中央那個挖空處就是鋁帶發聲之處。

  • 左上: 鋁帶高音背面。右上:鋁帶高音的磁鐵。左下:工作人員正在組裝鋁帶高音的外殼。右下:鋁帶高音的面板。

DALI喇叭單體的設計與製造

只要提到Hi End音響產地,丹麥一定會被音響迷列為前幾名,尤其是高級的高價音響。為何丹麥會成為Hi End音響大國?我想這是大家很有興趣的議題。丹麥只有550萬人口,在境內很少看到高級音響,百分之90以上的Hi End音響都外銷。既然丹麥國內的高級音響消費不多,為何它能成為Hi End音響大國呢?

淵遠流長的音響歷史

根據DALI CEO Lars Worre的說法,最早要從19世紀說起,當時HC Orsted發現電磁效應,並且偕同創辦Demark Technical University,為丹麥日後的科技教育發展奠下基礎。1898年,Valdemar Poulsen發明Telegraphone,這項技術被應用在磁線或磁帶錄音機上,也是音響的開端之一。1915年,丹麥人Peter L. Jensen(1886-1961)發明動圈式喇叭,一直到現在這種喇叭單體都還是主流,Jensen這項發明影響深遠,Lars Worre認為間接促成了丹麥成為喇叭單體的生產大國。

Valdemar Poulsen公司工作,後來成為Valdemar Poulsen先生的助理。1909年他被派到美國,協助公司產品Radio Arc System 的推廣。1911年Jensen跟Edwin S. Pridham 以及Richard O’Conner 創立一家公司,1915年他跟Edwin S. Pridham合力發明動圈喇叭。後來公司賣給別人,變成Magnavox Company。1925離開公司,1927年創立Jensen Radio Manufacturing Company,那就是著名的Jensen喇叭,不過他到了1940年就離開公司,1945年,他創立Jensen Industries Inc.,做什麼?做唱針的針尖,他的一生真的跟音響離不開關係啊!

丹麥喇叭單體舉世聞名

老實說,Jensen離開丹麥之後,一直在美國活動,我有點不懂為何他對丹麥的喇叭單體工業會有深遠影響。不過,丹麥創立過許多著名的喇叭單體廠也是不爭的事實,包括Scanspeak、Audio Technology、Vifa、Peerless、Dynaudio等等,雖然許多廠家早已易主,但在丹麥創立卻是千真萬確的,現在則多加了DALI,他們在三年前開始自製單體,從每天20個一直到現在已經可以滿足產量的需求。這次二度採訪,看到了他們在廠裡生產鋁帶高音以及木纖中、低音單體,沒看到高音單體的生產,可能是去得不是時候吧?與喇叭單體專業廠相比,DALI的單體生產規模還很小,不過他們生產的是高級單體,只給自家Epicon與Rubicon系列使用,所以產量也是夠的。以下,讓我以圖片來帶領大家參觀他們的單體生產過程。

 

第四篇:工廠巡禮

Oct 03 / 2014 下載PDF
  • 天啊!怎麼喇叭工廠的倉庫一家比一家大?Focal已經夠大了,Dynaudio的倉庫也很大,現在看到的DALI倉庫一點都不輸給前面二家。看來,這些喇叭廠都是業務鼎盛。

  • 左上:這就是測試的規格。右上:這是用來搬運喇叭的真空吸盤,使用這種工具,一來可以保護工作人員不至於腰部受傷,另一方面也避免喇叭表面刮傷。左下:這些是Mentor的高音模組。右下:櫃子裡面的喇叭是做什麼用的?是第一次生產出來的標準喇叭,以後生產的同型喇叭規格都要以這個Reference喇叭為準。

  • 左上:連超低音喇叭也要有Reference。中上:軟凸盆高音單體。右上:漂亮的分音器。左下:這是Fazon F5箱體,材料是鋁合金,內部補強肋骨讓箱體更為堅固。中下:Fazon F5面板與箱體黏合。右下:工廠內吸頂喇叭的測試空間。

  • 左:這些都是中、低價位型號,可見暢銷型還是這類喇叭,一般人都負擔得起。右:這些Ikon系列喇叭都已經排定要出貨到不同地方。

  • 左:這是Epicon中聲道Vokal。左中:Helicon 800與Epicon 6。右中:這些堆積如山的MDF板就是喇叭箱體的主要材料。DALI從外面買入MDF,其他都自己來。右:這些是塑膠木皮,用在比較便宜的系列身上。比較貴的系列就採用真正的木皮。左下:這台機器就是貼皮機,可不要看它老舊的模樣,到目前為止它貼出來的品質還是最好的。右下:喇叭箱用黑色橡皮膠綁起來做什麼?讓面板與箱體的黏合穩固。不要忘了喇叭箱體都是膠合的,每次施加黏膠之後都要固定好讓黏膠乾透。

  • 左:這部是全自動V Cut機,V Cut就是把一片MDF依照需要切出V字槽,MDF全部切掉,只剩下外皮,就可以把整片的MDF像摺紙一樣摺成箱體。中:連這麼小的一片板子都可以V Cut。右:V Cut一點都不會損及表皮。

  • 左上:喇叭箱體就是這樣摺起來的。右上:這也是全自動CNC機器,用來製造箱體。左下:這是已經V Cut完成的箱板。右下:這就是V Cut的定位。

  • 左上:貼好木皮的MDF,貼得真漂亮。右上:這是喇叭背板,已經開好低音反射孔的位置。左下:五花大綁的箱體,拆帶之後就可以用來把喇叭單體裝上了。右下:喇叭線端子。

  • 左上:低音反射筒。中上:DALI喇叭的分音器,請注意看它是直接搭棚連接的,沒有使用電路板。而且,這塊分音器板是特選的,有吸振能力。左上:工作台上擺滿單體,準備組裝。左下: Ikon 6喇叭,高音用的就是他家著名的鋁帶/軟凸盆高音模組。中下:這些都是組裝完成的Ikon 6 MK2喇叭。右下:多漂亮的高音模組。

  • 左上:這是Helicon 800 MK2箱體。左下:箱體裡面塞了吸音棉。右:Helicon 800 MK2的側面,作工很漂亮。

  • 左:這個半遮的箱體就是Epicon 6。中:您看Epicon 6的面板有多厚。右:這些用布蓋起來的就是Epicon 8與6的箱體,連灰塵都不能沾到,可見廠方的重視。右下:完成的喇叭都要逐一測試

第五篇:殺手級產品Rubicon發表會

Oct 03 / 2014 下載PDF
  • DALI CEO Lars Worre倚著Rubicon系列喇叭,神情高興。畢竟這是值得驕傲的系列啊!

  • 左上:發表會當天使用Denon DCD-1500AE,Classe CP-800前級,CA-2300後級。右上:發表會正在進行中,由Lars Worre主持。左下:輪到趨勢專家Pei Gruppen上場了,她講得很精彩,經銷商應該都能得到啟發。右下:看到沒,背後牆面上掛著一支Rubicon LCR,LCR旁邊橫著那支就是最新推出的Kubik One。

  • 左上:您看這支Kubik One有多大!中上:這是Kubik One的背面。右上:哥本哈根,漂亮吧!台北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變成這樣?左下: 哥本哈根機場國內部長廊,漂亮的設計。右下:Rubicon全系列。

  • 左上:一踏入餐廳,先來一杯香檳聊天用。中上:牆上掛著Rubicon LCR。右上:這是什麼?炸薯片放在刨出來的木屑中,老花眼的人會夾錯。左下:這個好吃。中下:這道小菜又要考眼力了,昏暗的燈光中可不要看成枯枝,底下襯底的真的是木材。右下:這道菜保證不會夾錯。

  • 左上:大夥都在聊天喝酒,菜反而是陪襯。右上:DALI的代言人Lukas Graham Band在現場為我們演唱,好聽過癮。左下:桌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杯子,不是我不會拍,而是開閃光燈不禮貌,而餐廳內是「昏暗」的。中下:這幾根青蔥就是一道菜了。右下:終於見到肉了。

2014年6月26日早上,我們從DALI的工廠附近機場搭機飛哥本哈根,入住Radisson Blu旅館,下午進行DALI歐洲經銷商的產品發表會,發表的就是5月慕尼黑音響展已經露臉的Rubicon系列。除了Rubicon系列之外,DALI還發表最新的藍芽無線喇叭Kubik One。此外,還請來丹麥著名的趨勢專家Pei Gruppen來為經銷商們解析網路世代對音響行業的影響。晚上則到旅館附近的米其林一星餐廳Kadeau用餐,完美的結束這趟丹麥DALI採訪行程。

聽過Rubicon回不了頭

根據CEO Lars Worre 的說法,Rubicon系列會比同價位的別廠喇叭好上30-40%,所以是最划得來的系列。為何要取名Rubicon呢?Rubicon是義大利北部一條淺淺的河,因為水中紅泥很多,水色呈現紅色,所以名為Rubicon(紅色)。不過DALI並不是因為紅色而命名,而是因為凱薩的一句話。西元前49年,凱薩率領軍隊在此渡河,說:The Point No Return。意思是此去就無回頭路。現在引伸為能做到這地步就是最好的。DALI取Rubicon為系列名稱,就意謂著消費者已經在這個價位帶找不到更好者。

Rubicon採用自家工廠製造的高音模組與中、低音單體,跟最高級的Epicon系列一樣,只不過箱體的外觀很樸實,不像Epicon系列那麼精緻高貴。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您不想在箱體上花錢,買Rubicon真的是最佳選擇,因為它的聲音表現超越同級品太多,等於就是把Epicon系列便宜賣。是真的嗎?絕對是真的,因為Rubicon所使用的6.5吋中低音單體以及鋁帶/軟凸盆高音模組跟Epicon所用的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那個6.5吋中低音單體磁鐵的磁極也是採用SMC軟磁複合物做成。

二聲道多聲道兼用

Rubicon系列共有三型落地式(8、6、5),一型書架式(2),以及一型可以直用或橫用的壁掛式LCR。落地式中的「8」採用三個6.5吋中低音單體,「6」採用二個6.5吋中低音單體,「5」則採用一個6.5吋中低音單體,三者的高音都採用鋁帶與軟凸盆的高音模組。而書架型的「2」只採用一個軟凸盆高音單體與一個6.5吋中低音單體。至於LCR則比較特殊,雖然是書架型壁掛式,不過卻採用鋁帶/軟凸盆高音模組,而且那支鋁帶高音可以旋轉方向,讓LCR可以橫著擺,既可當壁掛式喇叭,也可當作Rubicon的中聲道。Rubicon系列不僅用在二聲道,也用在多聲道,三型落地式都可當作前聲道,書架型2則可當環繞聲道,而LCR用來當中聲道,可說是應用靈活的設計。

Rubicon介紹之後,D A L I 特別請來市場行銷專家為經銷商上課, 講得很精彩。這位講師是Pei Gruppen,Scandinavian Trend Institute 的CEO。STI是一家公司,由他父親創立,她學成之後接手。目前公司有30位簽約研究人員,以及18位雇員。她講的題材是:The Modern Consumer Plus Retail Trends。果然有料,讓全場經銷商跟我獲益良多。

Kubik One

接下來就是發表新產品,看了半天沒看到新產品的影子,原來牆上用布蓋著的那個東西就是新產品。這個新產品名為Kubik One,比Kubik要大很多,而且是橫著長的。中央可以插入耳機線,當然也可以無線傳輸,就跟無線主動式小喇叭Kubik一樣,可以滿足數位流需求。Kubik One的外觀看起來怎麼好像日本的Soundbar?不過可不是Soundbar那麼簡單,整個箱體採用鋁製,相當重,或許可以說是二個大一號的Kubik Free連在一起。詳細功能與價格現場並未透露,DALI還要仔細計算。看來,DALI是越來越旺了。

發表會在五點多結束,我們各自回房,準備六點四十五分在大廳集合,步行到附近一家米其林一星餐廳Kadeau用晚餐。為何會選這家餐廳呢?因為這家餐廳裡面用的喇叭全部都是DALI Rubicon LCR,這就是相互照顧生意嘛。當然,米其林一星餐廳會選用DALI,一定是產品的聲音與外觀都能符合一星餐廳的要求。

這頓晚宴從晚上七點十五分一直吃到十二點半,我走時大家都還沒走,還在繼續喝酒聊天中。據說大夥一直吃到餐廳打烊,又移師Pub喝酒聊天到凌晨四點多才散場,真佩服這些老外的體力,喝酒又熬夜也不會爆肝。

米其林一星餐廳晚宴

Kadeau是一家典型丹麥餐廳,一切食材都採用在地的,他家的做法是保留食材原味,儘量少去烹調。用餐時還有丹麥非常著名的樂團Lukas Graham Band為我們表演。主唱Lukas的確唱得好,現場鼓手的手受傷,只能單手打鼓,但還是一樣猛。那腳踩大鼓的鼓聲一顆顆擊中心臟,電Bass也是,加上Keyboard、薩克斯風,把會場氣氛弄得好像搖滾音樂會。樂團每上二道菜的空檔就唱三首歌,總共唱九首歌。我們的菜有六道,加上前面幾道下酒小菜,就這樣從晚上七點十五分一直吃到晚上十二點十五分才上咖啡。而酒呢?金黃香檳一種,粉紅香檳一種,白酒三種,粉紅紅酒一種,紅酒一種。杯子從小換到大,每上一道菜就換一副刀叉,這就是米其林星級餐廳的水準啊!至於菜?我說過米其林餐廳幾乎都是「一口禪」,盤子很大,份量只有一小口,那些菜是要讓您欣賞主廚創意,以及品嚐味道的,說吃飽就俗了不是嗎?別擔心吃不飽,光喝酒就飽了,何況還有好吃的麵包。老實說,這家餐廳的麵包做得真好,很少在餐廳吃到那麼好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