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凱撒般豪氣萬千-Dali Rubicon 8落地喇叭

【全文輯錄自「U-Audio音響共和國」】

一般人聽到「Dali」,第一個想到的不外乎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i),就連在Google上搜尋,也是先找到達利的相關連結,才看到「DALI Loudspeakers International」網站。我也喜歡達利的畫,那充滿想像力的創作,每一幅都有讓人拍案的創意。但我們的Dali喇叭廠走的可不是這種天馬行空的 風格,而且兩者一點關係也沒有。三十多年的生產經驗,累積了許多know-how,也發展出許多獨家技術,基於對音響聲音的講究,一步一步穩健踏實地從 1983年走到今天,始終專注在喇叭製造上。而且他們的喇叭不搞噱頭,也沒有奇型,多得是方正箱體,講求的是技術本位,標榜的是產品要能滿足發燒友挑剔的 耳朵,所以他們才自稱為「Danish Audiophile Loudspeaker Industries」,也就是「丹麥音響愛好者喇叭工業」,縮寫也就成了「DALI」。

Rubicon系列為Dali最高階的Epicon系列之下,用以銜接與Helicon系列之間的斷層。這系列不僅共享了Epicon的技術成果,還能以相對更負擔得起的價格,獲得最接近Epicon系列的聲音表現。

不是江八點,不管李六條,請讀「Dali六原則」

Dali原廠標榜他們設計喇叭有六大重點:1. 3D聲音(3D audio);2. 放大最佳化(Amplifier optimized);3. 手工製作(Hand crafted);4. 時間相位一致(Time coherence);5. 寬廣擴散角度(Wide dispersion);6. 低諧振音箱(Low resonance cabinet)。關於「3D聲音」,Dali表示他們製作喇叭一直很注意聲音訊號損失要低,這樣才能創造出活生、細節豐富、且聲音充滿在整個空間的音響 效果。Dali設計者要做到的是讓喇叭「消失」在空間裡,而不要讓聆聽者能很輕易指出喇叭的明確位置;這就是「3D聲音」的意義。其次,Dali也看重喇 叭阻抗變化要小,力求在全頻率響應下求得最一致的阻抗,這就能讓擴大機工作的更有效率,也更能展現擴大機的性能。並且,Dali喇叭不僅出自丹麥手工製 造,原廠更設定了嚴格的品管流程,確保每一道製作工序的手工和裝配,都符合Dali的製作標準,產品出廠前也都經過聲音和外觀的檢測,通過才能放行。

再 者,Dali各系列的喇叭無論價位都力求各單體間的時間相位一致,這有賴於單體、分音器以及箱體的設計,使這三者達到最適組合;這點有助於Dali喇叭能 達到更活生、更立體的音場,讓喇叭消失在聆聽空間中。還有,Dali喇叭的擴散性好,他們希望喇叭發出的聲音能跟整個空間和諧地調合在一起,因此,聆聽者 即便離開了「中央皇帝位」,也一樣可以聽到柔順而清楚的聲音。最後,喇叭箱體的諧振是劣化音質的兇手之一,Dali藉由箱體結構的強化、不同材質的混合應 用,讓喇叭箱體的諧振降到最低,以避免箱震帶來的音染。

洋洋灑灑六大原則,看起來好像沒什麼,有點資歷的發燒友搞不好可以講出更多喇叭製 作的重點,但這就是Dali製作喇叭的態度:秉持基本原則,力求把重點做到最好。他們每一款喇叭都基於這六大原則而生,越是高階的喇叭,設計就更講究,也 更少妥協。所以我才說Dali是一家穩健踏實的喇叭廠,功夫要到家,馬步蹲好了再說!

Rubicon 8在混合高音模組之下,有三顆看來一模一樣的6.5吋木質纖維振膜單體,這三個單體各有負責頻段,最上面的主要負責中音,下面兩只則負責強化低音域,構成「2½ + ½ + ½音路」。

Epicon系列技術下放

Rubicon系列為Dali最高階的Epicon系列之下,用以銜接與 Helicon系列之間的斷層。這系列不僅共享了Epicon的技術成果,還能以相對更負擔得起的價格,獲得最接近Epicon系列的聲音表現,這個 2014年推出的系列可稱得上是Dali「Cross the Rubicon」(跨越盧比孔河)之作。(這個關於凱撒的歷史故事,請有興趣者自行查考,但這只是筆者的借文,非關該系列喇叭命名典故。)

混合設計的高音模組

Rubicon 8則是這個系列的老大哥,高音採用混合式設計,結合了一只29mm的軟半球高音,以及一只17x45mm的鋁帶高音相佐。事實上,那個29mm的軟半球高 音使用了超輕量的振膜,音圈也為了求輕量求敏捷而棄傳統銅線音圈不用,改採鍍鋁銅線,搭配強力磁鐵,本身特性已經非常好了,高頻延伸可達26kHz;該系 列個頭最小的Rubicon 2就僅配附一個這個軟半球高音。但是Dali認為這樣不夠,因此為這個軟半球單體設定了低通分頻點到14kHz,以上的頻段則交給那個17x45mm的鋁 帶高音負責。鋁帶高音不僅高頻延伸比軟半球高音更好,而且水平擴散角度也大,這招「雙劍合壁」讓Rubicon 8不僅高頻延伸可上達34kHz,而且也提升了高音的水平擴散性。

這就是Rubicon 8特殊的高音模組,採用混合式設計,結合了一只29mm的軟半球高音,以及一只17x45mm的鋁帶高音。

2½ + ½ + ½音路

在混合高音模組之下,有三顆看來一模一樣的6.5吋木質纖維振膜單體,這三 個單體各有負責頻段,最上面的主要負責中音,下面兩只則負責強化低音域。Dali為他們設置了低通分頻點,那個中音單體要負責銜接混合高音,2.5kHz 以下的發聲都是他的範圍。第二只單體則負責加強800Hz以下的低音,最下頭一只的低通分頻點則在500Hz。因為這三只木纖維振膜單體都只有低通分頻 點,向下發聲則自然衰減,是以Dali在規格書上將Rubicon 8描述成「2½ + ½ + ½音路」,這可不是噱頭花樣,因為Rubicon 8的音路安排就是這樣設計的。

特殊木纖維振膜

Dali用在Rubicon 8上面的這個木質纖維振膜並不簡單,他們在Epicon系列上使用,動圈單體振膜質輕且強韌,幾乎已成了喇叭廠和單體製造廠在製作振膜時的共識,Dali 還強調這個振膜表面並不平整,這讓單體在進行活塞運動時,可以減少蓄積在振膜前的能量造成諧振,助於降低音染並增加細節。配合柔軟的橡膠懸邊,可以讓能量 損失降到最低。背後的鋁合金框架不僅提供良好的散熱,而且不感磁的特性也讓單體磁鐵系統構成的磁力場不受干擾。這些設計,都是Dali所要強調的低損特點 (low loss)。

SMC單體

這個單體還不只是這樣,仔細觀察單體邊框,上頭還 印刻著小小的字樣:「Dali SMC Driver」,什麼是SMC單體?這是「Soft Magnetic Compound」的縮寫,直接翻譯就是「軟磁鐵混合物」,看不懂,對吧?抱歉,我也不懂,因為連Dali也沒有在Rubicon技術白皮書裡多做著墨, 同事在音響展裡遇到原廠人員,怎麼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只告訴我們是他們花費多年才研究出來的成果。好吧,既然是秘密,就別說了,不然就不是秘密了。總 之,我們可以推想出這是某種特別的配方,用來製作單體磁鐵。重要的是,原廠強調,這個SMC的磁鐵「導磁性極佳,導電性極低」,這有什麼好處呢?Dali 告訴我們這是為了解決一個單體磁鐵很難避免的現象,叫做Hysteresis「磁滯現象」。「磁滯現象」指磁鐵感磁速度比去磁速度要快,這個時間差,會讓 音圈阻抗提高,造成一定的失真。因為單體磁鐵的原材料就是鐵粉,既然是鐵,不僅會導磁也會導電,所以這種現象很難避免。這就是為什麼Dali要研發SMC 配方,為這個材料會讓磁鐵的導磁性依舊,導電性卻是一般磁鐵的1/10,000,這樣一來,就幾乎解決了「磁滯現象」,也使得SMC單體工作更為線性,失 真也更低。

Rubicon 8的中音和低音單體,振膜採用特殊的木纖維材質,磁鐵製作有特殊配方,稱為SMC單體,整個磁力系統叫做「線性單體磁鐵系統」。這些都蘊藏著這間丹麥老廠多年研發的心血。

線性單體磁鐵系統

關於這個單體還有一個讓Dali原廠感到驕傲的發明,就是在磁鐵的中心柱 (center pole)外側,加上一個銅罩(copper cap),而且在這個銅罩上還挖有長條狀開孔。經過原廠的實驗比對,發現加上這個銅罩有助於讓音圈本身產生的電感變化更平直,連帶就使得音圈的阻抗得以維 持穩定,這就可讓擴大機推動起來更為輕鬆。上述這林林總總,都是Dali用在Rubicon 8上這低音單體的技術精華,您還能小看這個單體嗎?Dali花費這麼多功夫,就是為了要讓單體工作更為線性,線性更低,喇叭就更容易驅動,也就更能有效降 低失真發生,因此這個磁力系統就叫做「線性單體磁鐵系統」(Linear Drive magnet system)。

Rubicon 8的箱體精緻漂亮,這次送評的喇叭是橡木貼皮,表面的木貼皮手工考究,轉角處收邊收得乾淨俐落,手指觸摸起來圓滑不割手。箱體兩側是平行直線,但前後帳板 則分別都是弧面,Dali喇叭向來線條剛直,Rubicon 8的箱體用弧面來緩和了外貌上的陽剛氣,為喇叭增添幾許書卷味。箱體用MDF打造,結構相當紮實,前帳版甚至用了25mm厚的板材,手指輕敲箱體,只聽到 深沈的「篤、篤」聲音,而且無論敲打喇叭的任一平面的中央或邊緣部位,聽到的聲響都差不多,可見箱體本身的諧振很小。諧振小,箱體帶來的音染就小,環顧當 今各大Hi End喇叭廠,幾乎無一不在致力於降低箱體諧振。Dali的六大技術重點之一就包括了「低諧振音箱」,Rubicon 8強固的箱體,足證原廠的設計理念絕非空談。

Rubicon 8的箱體精緻漂亮,這次送評的喇叭是橡木貼皮,表面的木貼皮手工考究,轉角處收邊收得乾淨俐落,手指觸摸起來圓滑不割手。箱體兩側是平行直線,但前後帳板則分別都是弧面。喇叭以可調高度的腳釘支撐。

獨立腔室與反射孔

原廠還透露,Rubicon 8的各個中低音與低音單體間都有獨立的腔室,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各單體彼此干擾,橫向的隔間板還有助於箱體的結構強化,一舉兩得。背面的低音反射孔塗裝精 細,摸起來有仿麂皮的觸感,而且那個精緻的噴漆不是單做表面,若以手電筒照進反射孔內,可以見到整個氣流筒塗裝都很一致。配合三只6.5吋中低音和低音單 體,背後的低音反射孔也共有三個,這下問題來了:其他多單體喇叭往往也只設置一個低音反射孔,為什麼Rubicon 8要有三個?Dali認為單體背波產生的氣流會相互干擾,為了不讓這些氣流擾動影響到聲音的純度,因此他們不僅將各單體背後分室相隔,還各自設置了低音反 射孔,這樣一來,原廠可以更準確地校正每個單體的頻響,也能讓中低音聲音更純淨。

小處可見製作用心

原 廠還表示,基於「短距傳輸」的原則,他們把分音器裝在喇叭端子背後,讓擴大機傳來的電流少經過一層接點,直接進入分音器,然後分別送入各單體驅動。安裝喇 叭線時,我發現Rubicon 8的喇叭端子非常易於施力,旋轉起來相當容易,上頭都蝕刻了Dali字樣,表示都是訂製品。Rubicon 8和同系列的Rubicon 5兩款落地喇叭都是bi-wire設計,書架款Rubicon 2及LCR則是single-wire。Rubicon 8所附上的跳片,不像常見的跳片,僅僅就給一個銅片,而是在跳片外部再加上一塊透明塑膠殼,這有什麼用呢?很簡單,避免讓您的手直接接觸跳片本體,這樣, 手上的濕氣就不會留在跳片上,也就不會造成跳片表面氧化;我一邊拆跳片,不禁一面暗誇原廠的用心。Dali講究的還不只這樣,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 Rubicon 8上固定用的六角螺絲,上面也都刻有Dali字樣,表示也是訂製品;我還要提一點觀察,讓我深感原廠的細心,就是他們在背景深色的地方用上黑色螺絲,在混 合高音模組銀面板的上方兩顆螺絲,用得卻是銀色螺絲,讓喇叭整體看來非常諧和。在小地方用心,顧客當然買的更甘心。

Rubicon 8和同系列的Rubicon 5兩款落地喇叭都是bi-wire設計,喇叭端子非常易於施力,旋轉起來相當容易,上頭都蝕刻了Dali字樣,表示都是訂製品。原廠附上的跳片,不像常見的跳片,僅僅就給一個銅片,而是在跳片外部再加上一塊透明塑膠殼,可避免讓您的手直接接觸跳片本體,這樣,手上的濕氣就不會留在跳片上,也就不會造成跳片表面氧化。

換擴大機差異聽得見

試聽時,我分別用了兩台擴大機,一個是Audio Research GSi75,這是一台每聲道75瓦輸出的真空管綜合擴大機,本身還內建DAC;我在使用GSi75時,就是直接將數位音樂傳送給GSi75的DAC解碼。 另一台擴大機則是來自日本的D類綜合擴大機Spec RSA-V1EX,這台擴大機只有類比輸入,因此我外接DA&T U-3當作DAC;U-3雖然價格上與其他搭配器材相比低廉許多,但DA&T在這台機器上下過功夫,DAC表現不俗,而且可藉由增益和音量的調節 搭配,微調音質與音色,相當實用。

就整體聽感來講,Dali Rubicon 8有著相當溫潤飽滿的音質,高低音延伸都有水準,高音的厚度相當好,聽起來空氣感少了一些,但是現場感十足,因為音質飽滿厚實之故,什麼聲音聽起來都很 「真實」。中低音到低音都很豐滿,讓聲音下盤十分穩固,這是喇叭好聲音的重點,下盤不足的喇叭聲音聽起來浮動飄搖;就跟運動員一樣,雙腿一定要有力,這樣 無論什麼動作,才能做得確實。雖然Rubicon 8有自己的聲音特質,可是一旦更換前端器材,箇中變化也很容易辨別。在使用Audio Research GSi75時,聲音豐滿、中音密度較高、高音水分較足;換上Spec RSA-V1EX,聲音就顯的較乾淨、線條更俐落、低頻則收束的較為精鍊。兩台設計概念完全不同的擴大機,聲音特質大不相同,Rubicon 8能夠讓你聽見彼此的差異。在喇叭擺位上,我將左右聲道拉開到2.5m左右,並稍微toe-in,聽起來中央聚焦感好,深度也足,但Rubicon 8聲音本來就以厚實飽滿見長,這樣聽起來有點濃重。於是我試著向外調整內傾角,最後索性按照原廠建議直接朝前,我感覺聲音變得比較開放,雖然聚焦感沒有那 麼集中,但定位依然很好,音場深度仍有水準,且更顯開闔有度。最後,我就決定依照原廠建議,讓兩喇叭直接朝前,聆聽座位就在正三角形頂點處。

熱鬧卻不吵鬧,現場感十足

我一開始就不給Rubicon 8好日子過,拿出一張探戈音樂專輯「Adiós Nonino」(Fuga Libera, FUG606),演奏團體是Astoria室內樂團,曲目都是探戈音樂大師Ástor Piazzolla的作品。這個Astoria樂團的成員組成很特別,其中心是手風琴演奏家Christophe Delporte,他找來了一群年齡相仿、志同道合的比利時同鄉,而且都是比利時境內音樂學院畢業的音樂家。由這麼「學院派」演奏家組成的探戈樂團,演奏 起來會不會味道不對呢?您多慮了,這張唱片不僅保持了Tango該有的激情,而且還揉合了爵士,甚至帶有古典音樂演奏的優雅。在Fuga Libera出色的錄音相持下,整張唱片聽起來不僅保有Tango瞬間起落的動態,處理手法更多了許多細膩之處。Rubicon 8面對複雜場面一點都不顯得侷促,第一軌「Michelangelo 70」有著熱鬧的開場,但就因為熱鬧,有的人聽這段音樂會略感緊張,尤其是一開頭的小提琴,配合Conga鼓和手風琴,Astoria沒給聽眾任何暖場的 緩步,一起步就是大腳油門,能量全開。但Rubicon 8只讓我感到歡樂,卻無絲毫焦躁不安的感受。我要先誇Rubicon 8的高音真是漂亮,果然Dali那個鋁帶高音不是蓋的,當小提琴拉奏上揚的快速滑音時,那帶著光彩的尾韻煞是迷人,而且那個音一拉出來,就讓人見識到 Rubicon 8的高音是結實有厚度的;那個滑音Piazzolla給的真巧妙,像極一個Tango歌者似唱又似叫的腔調,由Rubicon 8一唱,那個Tango的味道就更濃了。

有厚度的聲音,讓聲音實實在在

低音弦樂所賦予的低頻支持能讓樂曲畫面富有穩定感。這裡 Piazzolla只給搭配了一把大提琴,但Rubicon 8的大提琴聲音飽滿得很,讓大提琴好似大了幾吋一般;然而,大提琴依舊是是大提琴,並沒有因為形體感稍大就變成double bass了。我還要補充一句:Rubicon 8的大提琴聲真是韻味十足,有迷人的鼻音又能討愛低頻者的喜,這本事不是人人都有。鋼琴聲音圓潤而有勁道,可這裡更讓我著迷的是打擊樂,那個Conga給 予樂曲畫龍點睛的活力,Rubicon 8的頻段銜接十分順暢,尤其中頻以下聲音,不僅順暢而且飽滿。用湯來打比方,這是一碗香氣十足、風味濃郁、口感扎實的濃湯,絕不是清湯一碗。喝過法式魚湯 嗎?就是那個味兒,跟咱家裡會煮的清甜爽口的鱸魚湯可大大不同。

豐富資訊量所積聚出來的飽滿聲音

第 7軌的「Regreso al amor」樂曲以double bass開頭,然後double bass會不斷反覆同樣的旋律,,接著小提琴和鋼琴又陸續加入,之後主奏交給手風琴,再交給小提琴。那個襯在底部的double bass提供穩定的節奏作為頑固低音,支撐著全曲的下盤。Rubicon 8讓這低音弦樂顯得豐厚而飽滿,當double bass撥弦時,那一團一團的低音像棉花糖一樣,蓬鬆柔軟。再有想像力一點,我就像乘著飛機翱翔於天空,穿梭在一團團白雲之間,那真是舒服極了。跳到最後 一軌的「Adios Nonino」,一開始的鋼琴剛猛有力,低音絃震動感不是我聽過最豐富的,但是那個鋼琴的規模感絕對可比真的平台鋼琴,甚至感覺還要再大一點。對於偏好細 節的朋友,Rubicon 8可能不達那種細節滿地都是的要求,但我不會以「不足」來形容它;我會這麼說:「資訊量豐富」。因為資訊量豐富,所以可以呈現豐富的聲音質地,所以聲音是 濃的,是烈味的,是飽滿的,是厚實的。我再以咖啡來比喻,Rubicon 8就像是一支來自安提瓜的咖啡豆,比起同樣來自瓜地馬拉的薇微特南果,安提瓜的豆子就是多了一股喉韻,相較起來,後者的前奏雖然豐富多采,嚥下之後就讓人 有點若有所失的惆悵。Rubicon 8厚實的body,叫人從入口的一剎那起,就給你豐富的滿足感。

聽熱音,爽度破表

試聽過程讓我一聽又聽的是熱門音樂。我直接這麼說好了,如果您是搖滾迷或金屬迷,聽慣了白熱刺激的樂音,請試試Rubicon 8播放這些音樂,那個厚實飽滿的聲底,賦予了這些音樂另一種陽剛的靈魂。以Metallica這個老牌金屬團為例,他們向來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和直擊人心的 重拍節奏著稱,聽那張很多樂迷也都熟悉的同名專輯「Metallica」時,鼓聲雄壯有力,Lars Ulrich顯得神采奕奕,從第一軌「Enter Sandman」開始,我就被Rubicon 8催出的鼓聲給鎮懾住了:這鼓聲未免也太凶悍了!一聲一聲直接向我襲來,「Sad but True」、「Holier than Thou」我坐在椅子上,動也不動地一口氣連聽三首,享受那鼓聲撞擊胸口的快感。這種「無形拳」的殺傷力,不在傷筋碎骨,而是耳朵,Rubicon 8讓我像失了魂一樣,連按好幾下遙控器的音量,隨著音量越開越大,鼓聲更顯生猛有勁,而且現場感十足。厲害的是,我並不覺得難受,只感整個U-Audio 試聽室都被那鼓聲的能量充滿,過癮極了。聽Rubicon 8時請務必注意音量,以免聽力受損。

可剛可柔好本事

吉 他聲音也不得不提,「Enter Sandman」開頭的吉他旋律,是熱音迷熟到不行的一段,簡單的幾個音不斷反覆,從鋼弦吉他佐以鐃鈸輕敲開始,到電吉他和貝斯加入、大鼓再敲醒樂團,讓 聽者隨著整個漸強過程,逐步累積情緒的能量。鋼弦吉他聲音聽來實在舒服,如果在小系統上聽,有時會覺得這段開場弱了點,但Rubicon 8卻教我一開始就被吸引住了,那個撥絃聲相當明確。這張專輯裡還有兩首Metallica的抒情名曲,裡頭藏著的吉他旋律也都迷人的很:「The Unforgiven」和「Nothing Else Matters」。前者的音場深度被拉得遠,加上那飽滿的鼓聲,歌曲更添戲劇性;同樣的,後者開頭的吉他聲從遠出傳來,聽那琴弦清脆的聲響,再配合隨後加 入的鼓聲,Hetfield還沒開口,我整個人的情緒就已經被牽進去了。Rubicon 8聲音的厚度,讓人聲增添幾許魅力。Hetfield在狂暴嘶吼時,更顯男子氣概,在「Nothing Else Matters」裡頭柔情似水的聲音,又顯得用情至深。好個Rubicon 8,讓我幾乎快聽完整張專輯了!

堅固箱體讓人印象深刻

試聽那天我剛好帶了張管風琴唱片,演奏者是Peter Hurford,這張標題為「The Romanic Organ Works」專輯的壓軸曲目是Léon Boëllmann著名的「哥德組曲」(Suite Gothique)。管風琴和其他樂器演奏的錄音聽起來最大不同就在於那個空間共鳴。一般樂器可以近距離收音,我們透過唱片可以聽見較為純粹的樂器原音; 樂器發聲的共鳴體比較小,因此,即便像是低音大提琴、鋼琴那樣大體積的樂器,我們還是可以抓出一個輪廓和形體,還能分辨其發聲的位置。但管風琴不同,除了 小型管風琴以外,中型以上的管風琴發聲已完全與空間相互融合,因此,麥克風不是正對樂器收音,而是放在空間的甜蜜點,收取那交融於整個空間的管風琴聲。透 過Rubicon 8,我感受到錄音教堂的偌大空間,石造廳堂豐富迴響,我把聲音轉大一些,回憶曾在歐洲教堂聽見的管風琴演奏,模擬出足夠的音壓,整個U-Audio試聽室 被管風琴聲充滿,但我的耳朵並不覺得有什麼不適的感覺。在浪漫抒情的「Prière à Notre-Dame」裡,優美的主旋律引人陶醉,另一面低頻輕輕撫過,讓人通體舒暢。小系統聽不到的,Rubicon 8通通給你。但探到最低處,Rubicon 8還是力有未逮,「Toccata」裡面有著幾段非常「可怕」的低頻,低到幾乎是頻率測試片才會遇到的響應。我的經驗裡,那裡的低頻「看到的」比「聽見 的」更多,因為我只能看到低音單體前後劇烈晃動,但幾乎感受不到低頻的深沈。Rubicon 8可以搞定嗎?抱歉,當然還是沒辦法潛到最深處,但比起相近體積的喇叭,已然俯仰無愧。聽到這裡,我上前去觸摸喇叭箱體,震動微乎其微。事實上,管風琴觸 技曲考驗的不只是演奏者,也考驗音響的耐受度,這段「哥德組曲」裡的觸技曲更是可列為「殺手級」的喇叭考驗,Rubicon 8堅固穩定的箱體,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現布拉姆斯的厚重莊嚴

再聽Alfred Brendel彈奏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這是1985年在慕尼黑的現場錄音,由Sir Colin Davis指揮巴伐利亞廣播樂團擔任協奏(Decca, 478 2604)。布拉姆斯身處十九世紀的浪漫年代,出身北德的他,以一種較保守的態度面對西歐音樂風格的轉變,在樂曲中,一方面可以看到他對於古典時期大師的 敬重與追隨,另方面又有著他結構偏於厚重、卻又帶著豐沛情緒的個人色彩。在他的管弦樂作品裡,一種較為厚重的聲響效果處處可聞。Rubicon 8有著相當厚實的聲音,低頻豐厚、音質飽滿,播放起布拉姆斯的作品尤為契合。這份錄音原本就屬於比較飽滿的,在一般系統上聆聽就可聽見讓人滿意的氣勢,但 在Rubicon 8上聽更是氣勢磅礡。

鋼琴聲堅實飽滿、力貫指尖

在第一樂章開頭, 布拉姆斯就以不尋常的手法揭開全曲序幕,連續的定音鼓重擊,配上弦樂和法國號的強奏,讓這首曲子一開始便充滿了戲劇性。這段為時約三分多鐘的序奏,在 Rubicon 8的演詮下,更是魄力十足,整個樂團能量迅速展開,定音鼓富有力道的敲擊,弦樂強有力的拉奏,特別是低音弦樂聲部厚實飽滿,就像波濤湧來般讓人幾乎要摒住 呼吸;Rubicon 8豐沛的力量,有著征服一切的豪情。當鋼琴出現,由緩而急,由柔而勁的變化流暢極了。Rubicon 8的鋼琴聲音也是飽滿且質地堅實的,這種鋼琴聲音聽來特別覺得有真實感,而且像是在音樂廳裡聽到的——一種帶著經過舞台與廳堂空間交融後產生的和諧琴音。 我想以稻穗做比喻,Rubicon 8的琴音就像是一粒粒結實飽滿待採收的稻穗,光用看的就能感受到那穗端的份量,用手扶起還需用點力氣;Rubicon 8不是要給你乾淨清楚的鋼琴,更是要飽滿堅實,讓擊鍵力道聽得見。

高音富有光澤,溫和貴氣卻不刺眼

當 樂曲進入二主題後那抒情浪漫的旋律再度醉人,與先前的莊嚴形成鮮明對比。進入發展部後,鋼琴與管絃樂團之間的交纏就更為熱烈,Rubicon 8把這熱情激昂處理得暨莊嚴又浪漫。Brendel的鋼琴時而活潑時而和緩,時而激昂時而沈穩。而且鋼琴的泛音表現也有味道,此處聽見Rubicon 8的高音不是那種飄逸上天的類型,但是帶著潤澤的光芒,溫和不刺眼,高貴氣質是藏著的,越聽就越耐人尋味。不像有的喇叭,很容易讓人注意到它的高音,要嘛 就是輕飄如煙,要嘛就是璀璨如鑽。若不是設計者真的功夫到家,要讓人短時間聽到高音就注意到這種聲音特色也不難,只要拉一點響應就可以。Rubicon 8的高音不是這樣,不給你搶眼刺激的高音,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有密度的高音,讓人聽來感到分外舒適。

Rubicon 8的高音不是那種飄逸上天的類型,但是帶著潤澤的光芒,溫和不刺眼,高貴氣質是藏著的,而且富有密度,越聽就越耐人尋味。

能量感充足

到了慢版樂章,到處都是讓人雞皮疙瘩直冒的浪漫旋律,這就是布拉姆斯,不是只有厚重和聲, 浪漫起來簡直叫人入魔。慢版的弦樂迷人,這裡可聽見成片成片的弦樂聲部,滑順無比而且質地豐滿,就像是高織度的西裝布料,在某些角度看,可見其羊毛特有的 光澤,撫摸起來既輕柔又有密度質感。這裡的鋼琴演奏,用到的踏板少,聲音也相對顯得乾淨清澈。Rubicon 8可剛可猛,也可柔可弱。到了第三樂章,布拉姆斯用了少見的輪旋曲當作終樂章,這裡的鋼琴音色轉而活潑,並且充滿抖擻精神,即使我前文不斷誇稱 Rubicon 8聲音聽來飽滿,但無礙於它對於音色的展現力。這個樂章又可聽到那管絃樂團厚實豐滿的音響,尤其是這個樂章裡,布拉姆斯用了很多卡農的技法,將能量層層堆 疊向上,帶入樂曲高潮。Rubicon 8把樂團那富有張力的表現,很「現場地」帶到U-Audio試聽室。

盡技術本分,自可傳達音樂本質

Dali 在官網裡引述了一句爵士小號手Dizzy Gillespie的話:「I don’t care much about music. What I like is sounds」,意思是:「我不太在意音樂,我在意的是聲音」。我不敢說這是名言,因為在此之前我也沒聽過這句話,甚至讀到了這話,也完全不明其意。從接 到這個評論工作後,我研究喇叭、試聽喇叭,直到下筆寫評論,這句話始終在我腦中縈繞。漸漸地,我開始明白了,Dali想說的是:「不要太在意你聽的音樂, 不要被所謂『音樂』的框架所限制,就用你的耳朵來體驗吧!我們不問音樂是什麼,只是要把喇叭做到最好,讓你聽見的更多。」如果,我的體會正是Dali所要 表達的,那我認為Rubicon 8真的就是這句話極佳的註腳。

器材規格

Dali Rubicon 8
型式:2½ + ½ + ½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頻率響應:38Hz~34kHz
效率:90.5dB
平均組抗:4歐母
最大音壓:112dB
建議擴大機功率:40-250瓦
高音:29mm軟半球高音x1、17x45mm鋁帶高音x1
中音:6.5吋x1
低音:6.5吋x2
尺寸:1100x220x444mm(HxWxD)
重量:27.3kg
顏色:鋼烤黑、鋼烤白、胡桃木、玫瑰木(共四色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