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ender A10 毫不遮掩的硬派風格

【全文輯錄自「音響論壇」】

Aurender雖然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但推出的產品卻有著極高的完成度。他們從一開始就以最高的標準與百分百的發燒 精神設計旗下產品,這部融合了音樂伺服器、數位流播放器、USB DAC及數位前級於一體的A10,承接旗艦W20的各項頂 尖技術,處處展現出正面迎戰、毫不迴避問題的硬派風格,整體表現讓人激賞!

他們是玩真的!

Aurender是韓國WideaLab旗下的品牌名稱,母公司是於2011年在 KOSDAQ公開上市的TV Logic(現更 名為Seven Star Works),TV Logic主 要的產品是各式的高清(HD)等級的影音轉播設備與專業顯示器,不但在韓國是業界的龍頭,產品也行銷到世界各地。而WideaLab在2011年成立,創辦人是曾在LG研發部門工作 的Harry Lee,他不僅是一位工業工程 師,也是一位音樂愛好者,當時因為 對市面上「音樂伺服器」的產品感到 不滿意,所以自創公司,介入這塊獨 特的市場。藉著S10打響名號之後, WideaLab被TV Logic併購,Harry Lee 出任TV Logic的智慧音響部門(Smart Audio Division)的總監,有了大集 團的資金與技術奧援,Aurender更大 膽的在2013年五月正式推出頂級旗艦W20。W20有多頂級?全鋁合金切削 的機殼、高規格的FPGA晶片、高精 密度的時脈產生器⋯這些都已經不 稀奇,為了獲得最純淨的電源,W20 的內部竟然採用電池供電!如果您對 他們這樣3C背景的公司來做音響產 品有所疑慮,那我們來看看他們聆聽 間所用的參考系統吧!訊源是dCS, 擴大機是Constellation Audio,喇叭則 是Magico,可見Aurender不是花拳繡 腿,一切都是玩真的!

再論音樂伺服器

陶主編在W20的評論開頭探討 了什麼是「音樂伺服器」(M u s i c Server),最後的結論是音樂伺服器 就是「播放音樂專用的電腦」。事實上我也常接到讀者各種關於數位流設備的問題,發現大家都搞不懂 其間的差異,要怪就怪「伺服器」 這個詞不達意的字眼。簡單的說,有儲存設備(如硬碟)在裡面的就應該稱為「音樂伺服器」。但有些音樂伺服器有播放器,有些則只有儲存的功能,並沒有播放音樂的功能,像是本刊曾經評論過的Melco N1ZH與 Fidata HFAS1-S10U,都算是「音樂伺服器」,但比較正式的名稱是「網路硬碟」(NAS)。您的個人電腦因為有硬碟在裡面,其實也算是「音樂伺服器」,一樣可以透過網路播放您電腦中儲存的音樂。而像Linn、 Lumin、Naim(部份機種),只有播放功能,卻沒有儲存的功能,這就是 「數位流播放器」。另外還有一種是全部整合在一塊的機種,如Cocktail Audio的X10,不但有硬碟(音樂伺服 器),也有DAC(數位流播放器), 連後級與CD唱盤(還可以rip CD)都 有,搭配一對喇叭就可以唱歌。有了這些概念,我們才能繼續談下去。

專注在數位流轉盤

目前Aurender旗下分為音響迷 (Audiophile)、家庭娛樂(Home Entertainment)及個人娛樂(Personal Entertainment)三條產品線。其中 「家庭娛樂」只有一款Cast-Fi7一體 式音響,「個人娛樂」也只有一款 FLOW隨身耳擴兼DAC,從產品線的 規畫可以看出這間公司與眾不同的思 維。一方面他們注意到新時代的音響 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產品開發也不會 落入傳統的舊思想中,而這一切的基 礎都是數位串流的播放技術。讀者 一定也發現音響老品牌很少推出數 位串流的產品,原因就是這類產品的 研發涉及軟硬體的系統整合,不但耗 費人力與金錢,後續的服務(韌體與 軟體的升級等)更是大工程。而這剛 好是有強大資源的3C廠商之強項。 Aurender的「音響迷」產品線目前有 W20、N10、A10、X100、N100H、 X725、UC100等7款型號,其中三位 數的機種是半寬設計(UC100是USB 轉S/PDIF的DDC例外),主打的是 喜愛小巧系統的桌上音響迷。X100 內有硬碟,N100H則沒有硬碟(但 有SSD),只能串流播放,兩者都沒 有內建DAC,僅能輸出數位訊號。 W20與N10都是音樂伺服器,也都 是數位流播放器,但同樣沒有內建 DAC,所以應該這4件產品都應該稱 為「數位流轉盤」,佔了Aurender產 品線的大宗。而本次評論的A10則是Aurender第一次推出內建DAC的「音 樂伺服器」。

100%發燒精神

Aurender為什麼一開始就鎖定數位流轉盤呢?我猜他們一定做過詳細的市場調查,發現在數位流播放器這塊市場競爭者眾多,但「數位流轉盤」 這塊市場卻沒有太多對手,對於一個音響界的新面孔來說,這樣的選擇非常合理。現在連最陽春的環繞擴大機都能串流播放音樂,還有介面漂亮的App控制,如何跟這些大量生產的產品競爭呢?於是他們一做就做最好 的,這點我個人非常欣賞,因為它們用的是完全不妥協的「硬派風格」, 就是把所知道最好的技術全都用上。 如同陶主編在評論W20時所提到的, A10也是一樣用「100%發燒精神」製作。全鋁合金切削的機箱、類比部分採用雙單聲道設計、數位部份採用高階的FPGA、精準的時脈產生器、雙 DAC晶片,這一切都完全符合Hi End 的精神。A10的類比輸出部份每聲道採用一顆高檔的AKM AK4490 DAC 晶片,電源部分更是不惜血本,用了 4個變壓器,一個大的供應主系統, 三個小的分別供應DAC的數位與控制部份與類比部份的左、右聲道,能把電源的隔離做得這麼徹底,放眼音響圈也沒幾家了。A10除了內建4TB傳統HHD用來儲存音樂之外,還有一個 120G的SSD(固態硬碟)用來當作系統與暫存音樂,換句話說,不論是硬碟中的音樂還是串流過來的音樂,全都會先儲存在SSD內,再進行播放的動作。

乾淨到無倫的背景

操作軟體絕對是音樂伺服器的一 大決勝點,Aurender的App名字叫做 Conductor,在一般的播放App都有的歌曲、歌手、專輯、音樂類型等分類標籤之外,竟然還有「作曲家」與 「指揮家」的標籤,應該是古典音樂愛好者設計的吧?除了常用的Playlist (播放清單)之外,Conductor還多了一個Queue(播放順序)的清單, 這就是已經讀入SSD的音樂檔案。在播放音樂時,A10還會停止HDD,以避免硬碟轉動產生干擾,真是吹毛 求疵啊!那Aurender的這些努力見效了嗎?當然有效!當音樂一放下去, 我就感受到A10那種乾淨到無倫的背 景,整個音場清晰遼闊,像是萬里無 雲的天空,又像是清澈無比的冷泉, 音樂聽起來靈動又自然,完全沒有遮 掩的感覺。像是在聽「當探戈遇上古 巴」時,就可以感覺到裡面各種樂器 有著如在眼前一般的真實感,音樂的 動態起伏明顯,兩段延伸表現優異, 不會像高頻被掐著脖子或低頻少了下半段,而是很順暢的把音樂該有的頻 域完全展現出來。

強大的分辨力

聆聽「卡本特的十二季」時,裡面中提琴的聲音飽滿又有力,琴腔共鳴的聲響讓人完全不會誤認那是小提 琴,各種樂器的音色都有著非常高的 真實度。接著我聽了康澤爾的「電影史詩」的DSD檔案,除了過癮,還是過癮。康澤爾不但是表現旋律的高手,也是情緒掌控的能人,當然 A10更是功不可沒,因為它非常忠實的表現出這些樂曲中指揮與樂團苦心孤詣做出的細微差異。在聆聽「The Ultimate Tony Bennett」時,A10更讓我驚訝的發現Tony Bennett在不同時期的嗓音與錄音差異,A10不僅能把不同解析度的差異明白表現出來,連錄音中的差異也能忠實呈現,加上中性無音染的特色,讓A10有著非常接近專業錄音設備的風格。最後,我拿出愛黛兒的「19」聆聽,馬上發現愛黛兒的嗓音與「25」裡面完全不同, 反而是帶著一點青澀的感覺,而裡面電貝斯的電力十足,鼓聲也是陣陣逼人,在在顯示出Aurender團隊的硬派 作風果然奏效。

硬派精神不死

當Aurender已經穩坐「數位流轉 盤一哥」的寶座時,運用研發的成果推出結合了音樂伺服器、數位流播放器、USB DAC以及數位前級於一身的A10,再次把研發W20的硬派精神用在W10的DAC部份。看了內部的設計,聽了它的聲音,我更加確定: Aurender是玩真的,音響迷,等著接招吧!

外觀

A10的高度差不多是W20的一半,但作工並沒有因為體積比 較小就縮水,一樣非常紮實,表面處理也是同等級的細膩 滑手。AMOLED的螢幕明亮清晰,還可以切換成表頭指針顯 示,又是音響迷會喜歡的一大亮點。

背板

A10跳脫Aurender一貫數位流轉盤的思維,不僅可當作數位 流播放器與USB DAC,也是一部數位前級,所以還有一個 標準的光纖輸入端子,讓用家連接傳統的CD轉盤。光看背 板上各種端子的開孔方式,就可以窺知Aurender製作上的用 心。

內部

A10的內部最讓人驚奇的就是竟然用了4個變壓器,對於電源的重視可見一斑。左半部是數類轉換的部份,右半邊則是數位串流的核心部分,SSD與HDD位於右上角,電路規劃採用模組化概念,全都是獨立的,徹底降低各部之間的干擾。

焦點

①結合音樂伺服器、數位流播放器、 USB DAC以及數位前級於一身的多功 能機種,外觀作工精細高級。

②所有音樂檔案會先讀入沒有轉動機構的SSD再進行播放,達到最完美的重播效果。

③聲音表現中性精確,快速又明朗,各頻段表現完整,能清楚分辨錄音中細微的差異。

建議

①建議使用平衡輸出,聲音更為飽滿, 細節也更豐富。

②建議搭配較為豐潤走向的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