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Dali 亞太區總監Gilles Brun 暢談新旗艦與無線喇叭趨勢

【全文輯錄自「u-audio 音響共和國」】

自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這三年間,鮮少有國外原廠人士來訪,無論是原廠採訪或產品發表會,都移到了線上。但隨著歐洲國家的解禁,以及臺灣入境檢疫規定放寬,既無需隔離,商務旅行成本降低,也就重新打開了原廠訪台的大門。Dali首當其衝,在臺灣政策放寬的幾天後,亞太區總監Gilles Brun就來台訪問,我們相約在代理商極品音響見面。

我才去到極品音響,就急著找Dali今年才推出、技驚四座的旗艦喇叭Dali Kore,卻遍尋不著。一問Cindy才知,音響展後,那對Kore就被買走了。那下一對什麼時候來呢?Cindy 不知道,Gilles也不知道。

疫情加上戰爭,打亂了原廠的節奏

因疫情關係,過去兩年的營業額有明顯提升,去年Dali的營收甚至出乎預期地成長了44%,但是他們卻因為疫情和烏俄戰爭影響,缺工、缺料、缺能源,連帶使得產量減少,好不容易東西做好了,卻因為航班問題,貨出不去,整個供貨進度跟不上銷售速度。極品要訂Kore,沒問題,但什麼時候才能拿到貨,不知道;這樣的窘境,全世界都一樣。

一個法國人在亞洲

Gilles本身雖是法國人,卻與Dali淵源頗深。他曾在Focal的前身JMlab工作兩年,2007年起就轉投Dali,同樣負責亞太地區的業務。做了十幾年的業務,Gilles想出去闖一闖,便在2011年離開Dali,開了自己的公司。可是,Dali的執行長卻希望他回來幫忙,於是,Gilles在離開Dali後六年重新歸隊,並於2020年派駐吉隆坡,方便照管亞太地區的營運。

在Gilles不在Dali的這段期間,公司最大的變化,就是Dali在中國寧波開設了工廠,將入門級產品的製造,移到寧波廠。但他們依舊以原廠的嚴謹規格來進行管理,因此,生產成本得以降低,製造品質卻仍然不墜。而因為在中國設廠,中國和香港的代理權也被收了回來,改由Dali自己直營銷售。

在外轉了一圈後,許多事情都不一樣了。Gilles趕上了兩件Dali近年的大事,也是這次訪問的兩大重點,一個是新旗艦喇叭Dali Kore的問世,一個是數位主動無線喇叭的擴張。

醞釀十年以上才問世的旗艦喇叭

事實上,早在Gilles之前離開Dali前,公司內部就討論旗艦喇叭的計畫,因此,嚴格來說,Dali Kore並非橫空出世,而是深思熟慮下的產物。訂價8萬歐元的Dali Kore,是Dali有史以來所做過最貴的喇叭,但重點不在售價,而是它宣示了Dali累積近40年的技術與技藝的高度。「它讓市場重新認識我們是誰,並且知道我們的能力。」

整個丹麥廠,只有三個人有資格組裝Dali Kore

Gilles表示,Dali Kore之所以讓人感到興奮,是因為它從頭到尾都是新的,新的技術,新的設計,新的材料,無論是單體、箱體、底座、前障板,還是端子,都是新的,以前都沒這麼做過。比起其他系列的產品,Kore的製作細節繁多,而且製作難度遠比其他Dali喇叭要高。Gilles說,整個Dali丹麥廠,80個員工裡,技術上夠資格來組裝Kore的員工,不過區區3人;而這3人傾全力下去做,一個禮拜,最多最多,也只能生產兩對。這還只是組裝而已,考慮到其他部位的製造,都是以往所未見的複雜,更是耗時費力。Gilles再三強調,每一對Dali Kore的誕生,都非常不簡單。

樺木夾板曲折成形的箱體

Gilles第一個指出在製作上創新,且製作難度高的項目,就是Kore的箱體。過去Dali的喇叭都是MDF製成的,但Kore那猶如水滴或葉子形狀,帶有圓滑曲線的箱體,卻是樺木積層夾板製成。這是Kore首度嘗試以樺木積層夾板,並且將之曲折以製作箱體。這個水滴狀的箱體,有助於降低箱內駐波的產生。而因為Kore的體積很大,它的表面木紋貼皮也是一項挑戰。Kore的箱體貼有黑檀木皮(amara ebony veneer),表面且經過總共6層塗佈的亮面處理,營造出絕佳的質感。問題是大型喇叭的貼皮難度相對較高,加上Kore的箱體弧度大,後面的尖端轉角角度更大,這都是箱體製作上困難的地方。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但製作時間就得拉長,連帶著成本也要提高。

每個單體背後各有一個獨立腔室

不只這樣,Kore的箱體內部,上下兩顆11.5吋的低音背後都有自己的獨立腔室,確保低音的背波不會干擾到中高音。而上下兩顆低音的反射孔也是獨立的,從背面可以看到兩個狀似散熱片一樣的金屬格柵裝置,那就是低音反射孔的開口,藉此設計降低氣流擾動;這是Dali首度使用這樣的技術。中音背後也有一個三角狀的腔室,透過逐漸收縮的腔室空間,使背波能量得到衰減。而其隔間所使用的木料,依舊是樺木夾板,用料可謂講究。

中高音固定在鑄鋁前障板上,底座採特殊複合材料

Kore箱體的秘密還有更多。為了減少箱體共振,並且因應單體工作的特性,他們在前障板使用上,也有講究。他們固定中音以及複合高音的前障板,用的是鑄造鋁,求其堅固和低共振特性;為了降低繞射,他們還挖出了特殊的曲線形狀。在低音單體的前障板,用的則是高密度的聚合物性質的複合材料。而Kore的分音器則藏在底板內,底板材質也是高密度的聚合物,單是一塊底板,重量就高達34公斤之多。這種設計,也是Dali近四十年來前未見的。

SMC Gen-2技術,搭配平衡式驅動單體

不只是箱體,單體也不一樣。Gilles展開3D示意圖,表示Dali的招牌技術SMC(Soft Magnetic Compound)能有效降低失真,而Kore的低音單體和中音單體,則使用了SMC Gen-2的技術,比起Epicon系列的SMC技術,效果更佳。而Kore的低音單體更用上一個特殊的平衡式設計,透過一組幾乎鏡相對稱的磁力系統——包括彈波、音圈、磁鐵,構成所謂的平衡式驅動(balanced drive)。這個平衡驅動設計,同樣用在中音單體上,能大幅降低單體失真,特別是讓人不悅的奇次諧波失真。過去Dali一向採用木纖維紙盆振膜,這次,為了強化低音,他們在Kore的低音上,首度使用三明治結構振膜,前後兩層仍是木纖維層,而中間則夾著蜂巢式結構。Gilles表示,這種蜂巢結構的振膜,過去Dali從沒用過,這是第一次。

EVO-K進化版混合式高音

Kore也搭載了Dali招牌的混合式高音(hybrid tweeter),這個高音總成,包括了一個鋁帶高音,以及一個軟半球高音,而這個新的設計,稱為EVO-K 混合式高音。Dali在Kore上所使用的也是全新設計,軟半球高音的尺寸為35mm,比起過去他們習用的25mm高音要大上許多,總面積幾乎是2倍。這顆高音與中音的分頻點設在2,100Hz,這也是Dali混合式高音的用意,希望透過分工合作,讓兩個不同性質的高音分擔不同區段的高頻,好降低中音低通的分頻位置,減少中音單體負擔,好讓其工作更為線性。而這混合式高音的鋁帶高音和軟半球高音之間,不設分頻點,乃讓兩顆高音自然衰減。在高音背後,則有一個子彈型的腔室,用以吸收並衰減背波。

力求失真低、控制力佳、易於驅動

綜合上面關於單體的諸項新設計,都是為了降低失真,並且提高單體的控制力。Gilles對此表示,很多人聽音樂,為了聽見一些細節,不斷開大聲音,其實這是因為喇叭的控制力不夠好,沒辦法完整重現音樂當中的訊息,所以用家往往得將聲音開大、再開大。可是,Kore的失真低,控制力也好,這就不需要太大的音量,即能得到完整的音樂動態,掌握到音樂中的訊息。另方面,Gilles強調Kore的阻抗變化平坦,對擴大機來說相當友善,「你幾乎可以用任何擴大機來推Kore,你可以用1000W的擴大機推,你也可以用12W的管機來推,都沒問題。」

分音器為點對點焊接,並採用SMC電感

還有一個重要功臣,就是分音器。Dali希望Kore雖然是一對豪華的喇叭,卻不希望它在聲音上帶有任何音染色彩。為此,他們嚴謹挑選零件,並透過電腦模擬設計分頻拓樸。分音器雖然有用上PCB,但線路元件全都是點對點焊接,只是借用PCB做個底座來固定元件,事實上是搭棚製作。根據不同音路的分音,Kore的分音器有兩組線路,一組線路供低音的低通分頻,裝在那個複合材質的底座內部。至於中音和高音的分頻線路,則裝在中音、高音背後腔室之中。讓分音線路兵分兩路,就能降低串音,並能讓bi-wire和bi-amp的效果更顯著。Gilles更強調,在Kore的分音器上所使用的電感,同樣採用SMC技術,以第二代SMC鐵芯來繞製SMC Kore電感。這個技術的好處是可降低直流電阻、縮短訊號路徑、降低電感間的串音,以及更低的能損。

面向新世代的無線喇叭藍圖

單是Dali Kore,我們就聊了一個小時,接下來,Gilles繼續談到這幾年Dali的一個重大發展,就是數位主動無線喇叭產品。目前,Dali旗下,除了Katch系列外,有三個原本的被動式家用喇叭系列,加入了數位無線主動版本,分別是Opticon C、Callisto C、Oberon C。Gilles表示,這些無線喇叭的出現,其實有一部分是來自市場的需求,呼聲最大的是北歐和北美。一方面,這是基於現在很多人的音樂來源都是Spotify、Tidal、Apple Music等串流服務,這樣,我們可以用智慧型手機當作訊源或控制器,再把串流播放、DAC、擴大機整合到喇叭裡面,聽音樂就變成很簡單的事了。

不僅為串流的便利,更為劇院拉線困擾解套

但在另一方面,Dali會開發這麼多款無線喇叭,還出了三個系列,還不只是為了因應串流趨勢。更深層的動機,是為了多聲道的劇院應用。一般家庭若非在裝修房子時,就規劃好多聲道的架設,日後再想要安裝,拉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Dali推出無線喇叭的目的,正是為此,他們要讓消費者不必再為牽線煩惱,透過他們的無線喇叭就可以達成。Gilles表示,那三個系列的無線喇叭,單買任何一對,就可以享受無線串流播放的樂趣,但那純粹是兩聲道而已。如果想要整合多組喇叭,建構多聲道的劇院系統,就要另購他們Equi系列的Sound Hub,最多可連接10顆喇叭。如果用家連超低音也想無線傳輸,Dali推出了一個專供超低音使用的無線接收器,可搭配任何品牌(不限Dali)的主動式超低音,這樣一來,透過Sound Hub的整合,即可組成全無線的劇院系統。

通過模組化與外部Sound Hub,滿足日後升級需求

「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不乾脆把HDMI什麼的各種端子,都做到喇叭上,像KEF一樣,不是更方便嗎?」Gilles自己提出問題,顯然這是很多人的疑惑。Gilles表示,Dali考量的是未來性的問題。「如果未來出現了其他的新介面,用家可以繼續用原來的喇叭,只要換新的Sound Hub就好了。而且可見的未來,Wifi技術也會進步,到時候,只要抽換模組就可以了。」Dali對於無線喇叭系統的規劃,不是一味地追求多功能整合,而是以Hi End的思維再考慮每個細節。

而且,Dali也有著與其他無線喇叭廠商不同的思維,他們並沒有開發自己的App。Gilles說,Dali的無線喇叭都設計的很人性化,根本不需要藉助於App就可以設定好,就算要整合多聲道,也只需要直接在Sound Hub上操作即可。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直接透過串流平台的App來播放音樂,會直接找到Dali無線喇叭,「我們根本不需要App;如果我們可以簡單地完成事情,何必要把事情弄得複雜呢?」

期待未來的旗艦技術下放

在Kore之後,Dali還有什麼新的計畫嗎?Gilles表示,新產品還在規劃中,但不確定何時推出。「一個成功的產品,具備三個重要的支柱(pillar),分別是正確的產品、正確的價格,與正確的時間。」單是「正確的產品」一項,其實就足以讓原廠傷腦筋,因為每個地區、每個國家的市場環境不同、需求不同、偏好不同。Dali需要審慎評估後才能推出正確的產品,回應市場需求。而產品推出的時機,也是問題,推出太早或太晚都不對。但可以想見的,Dali有了Kore的成功研發經驗,日後,將會漸漸把旗艦技術往下延伸,看看如何能在簡化設計、節省成本的條件下,將Kore的技術下放到其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