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EPIKORE 11 現身台灣

【全文輯錄自「普洛影音網」】

2023年12月6日早上十點,極品舉辦DALI Epikore 11喇叭的台灣發表會。這是DALI 40週年紀念產品,今年5月剛在慕尼黑音響展露臉。Epikore 11是Kore與Epicon之間的橋樑,技術傳承自Kore,價格便宜很多,算是要來搶市場的。為何名為11呢?我問這次來開發表會的 Gilles Brun與Rai TB,他們說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就是個數字而已,跟Epicon 8一樣。Gilles 說明年還會推出更小的Epikore 7。由於早上採訪,所以極品準備了阿莫蛋糕、傳統手工海綿起司蛋糕、還熱熱的蟹殼黃,以及水果飲料等,真是有心。

Epikore 11屬於4.5音路設計,採用4個8吋低音,一個6.5吋中音,一組EVO-K Hybrid高音單體。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跟Kore一樣,採用SMC Gen-2(Soft Magnetic Compound)材料用在磁力總成中的中心極片上(Center Pole Piece)。這次比較特殊的是SMC也用在分音器中的電感鐵心上。

傳承自Kore的EVO-K高音由一個35mm軟凸盆高音單體與10x55mm鋁帶高音結合。而中音與低音單體的振膜也都是他家獨特的紙漿木漿混合振膜。選擇35mm高音的原因是,它的發聲面積有25mm的二倍,可以承受更大的輸入功率,也可以跟中音單體做更整體的銜接。高音單體中也不再灌冷卻磁液,讓振膜運動得更自由。為何不再灌磁液?因為35mm直徑散熱能力更好,不再需要藉助磁液幫忙散熱。 鋁帶高音負責12.5kHz以上頻域,它所用的磁鐵跟一般不同,是以neodymium, iron and boron三種材料混製,可以承受更大功率。而且背後有蓋子。鋁帶高音的問題是承受功率比較小,而且垂直擴散角度也比Dome小,為了二者的垂直擴散角度一致性,必須限制Dome高音單體的垂直擴散角度,讓二者一致。

與Kore相較,二者高音一樣,不過Kore中音採用7吋,而Epikore 11則是6.5吋。Kore用二個 11.5吋低音單體,Epikore用四個8吋低音單體,二者的振膜面積差不多,但8吋單體會比11.5 吋單體擁有更好的控制力與更低的失真。

Epikore 11上面二個低音單體分頻點在170Hz,下面二個低音單體分頻點設在370Hz,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降低地板反射低音的干擾。如果不這樣設計,很容易在250-300Hz的頻域中有大凹陷。

什麼是SMC 2,第二代的SMC,用在磁鐵中心那個圓柱上,它是由很小顆如細沙般的磁珠組成,每顆磁珠都是絕緣的。用這種材料有什麼好處?可以降低音圈的窩流,還可以降低磁滯作用,由此大幅降低失真,從附圖中就可以看到測試結果。SMC 2只用在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上,我問為何高音單體不使用SMC 2?他們回答是改善效果很輕微,但會增加成本,所以沒有必要。

 

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都裝在鋁板上,與箱體隔離,藉此避免低音單體振動時的影響。低音與 中音單體的音圈筒以鈦金屬製成,這種金屬的好處是更強固,可以在音圈筒上開更大的散熱孔,提升音圈的散熱效率,也能承受更大的輸入功率。

箱體以MDF製成,面板厚達40mm,其餘也有18mm厚。中音單體有自己獨立的腔室,上下二組低音單體也有各自獨立腔室,還加了低音反射管,至於高音本來背面就是密封的。上下二支低音反射管是呈現斜八字形,避免形成管風琴發聲管的振動。

分音器安置在箱體底部,與傳統無鐵心電感相比,SMC第二代可以擁有更低的直流電阻,也不容易受到干擾。與傳統鐵心電感相比,可降低電流失真。而且分音器採用點對點焊接,不採用印刷電路板。Epikore 11屬於Bi Wire設計,原廠提供跳線而非金屬板,因為金屬板的聲音表現不如「線」。